转载:科普文章 | 帮你认识羊水栓塞

来源:中国药理学会 发布时间:2025-10-22 作者:中国药理学会 校对:韦微 审核:何萍

一、什么是羊水栓塞?

羊水栓塞是产科特有的罕见并发症,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、病情凶险、难以预测,可导致母儿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的不良结局。

70%的羊水栓塞发生在产程中,通常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立即发生,大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前 2小时内及胎盘娩出后30分钟内。

目前认为羊水突破母胎屏障(主要是胎盘屏障)进入母体,羊水中的某些成分(包括胎儿抗原、胎粪、毳毛、胎脂等)进入母体循环系统,触发机体释放大量炎症介质,引发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,包括心肺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。


二、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

1、呼吸循环功能衰竭: 孕产妇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和(或)口唇发绀、血氧饱和度下降;心动过速、低血压休克、抽搐、意识丧失或昏迷。病情严重者,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(如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),迅速导致心脏骤停,于数分钟内猝死。

2、凝血功能障碍: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在羊水栓塞孕产妇中的发生率高达83%以上。表现为胎儿娩出后无原因的、即刻大量产后出血,以及全身皮肤黏膜出血、血尿、消化道出血等。

3、其他器官功能损伤: 羊水栓塞孕产妇的全身器官均可受损,除心、肺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外,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常受损的器官和系统。可表现为少尿、无尿(肾损伤)或抽搐、昏迷(中枢神经损伤)等。

三、羊水栓塞的处理

羊水栓塞就像分娩过程中的"隐形海啸",当羊水意外闯入妈妈血液时,会瞬间引发全身"系统崩溃"。一旦怀疑羊水栓塞,立即评估产妇生命体征。若发生心脏骤停,即刻启动高质量心肺复苏。推荐产科、麻醉科、重症医学科等学科组成的"急救特种部队"立即开展急救。

1、呼吸急救,打开生命通道:像疏通堵塞的水管一样,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,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,必要时直接上呼吸机,以保持气道通畅。

2、循环系统支持:稳住身体"泵站":

(1)液体复苏: 分次静脉滴注林格液这类含有氯化钠、氯化钾等成分的晶体液,需精确调节输液速度,过量会加重"肺水肿"。整个过程必须在严密血流动力学监测(如血压、中心静脉压、心输出量、尿量)下进行。

(2)升压药:去甲肾上腺素是血管的“紧急收缩器”,可以快速升高血压;多巴酚丁胺就像心脏的“动力增强剂”,让心脏收缩更有力;左西孟旦是心脏的“智能优化器”,既能提升心脏泵血效率,又能减轻心脏负荷,使心搏出量增强的同时,更多的血液被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组织器官。这种“双重作用机制”或“双效调节”特性使其成为急性心衰治疗的新选择。特别注意,用药时需精准使用并严密监测用药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。

(3)肺动脉高压对策: 使用前列环素、西地那非等药物来降低肺动脉高压;罂粟碱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。

(4)高质量心肺复苏。

3、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的处理:

(1)补充凝血因子:羊水栓塞引发的产后出血、DIC往往很严重,应快速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( 新鲜冰冻血浆、纤维蛋白原、血小板等)至关重要。尤其需要注意补充纤维蛋白原。同时进行抗纤溶治疗,如静脉输注氨甲环酸等。早期按大量输血方案进行输血治疗可使抢救更有效。

(2)使用宫缩剂:羊水栓塞常伴有宫缩乏力,需要积极治疗,必要时使用宫缩剂,例如缩宫素、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。经阴道分娩者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子宫颈、阴道等产道裂伤。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线用药,若缩宫素效果不佳,应尽早使用其他宫缩剂。

(3)使用氨甲环酸:适用于各种病因的产后出血患者。氨甲环酸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,可减少产后出血,具有潜在的降低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的效果,一旦发生产后出血,应尽早使用氨甲环酸,强调在产后3小时内尽早使用。

(4)宫腔填塞: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效的非手术方法,在宫缩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首先使用,但需排除宫腔妊娠组织残留和子宫破裂等情况。

(5)手术治疗:在上述处理效果不佳时,可根据产妇情况和医师的临床判断选用手术方法。包括①子宫压迫缝合术,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、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异常性产后出血,子宫按摩和宫缩剂无效者。②盆腔血管结扎术,针对剖宫产中难治性出血(宫缩乏力、胎盘因素或子宫切口撕裂),且局部止血困难者。③经导管动脉栓塞术,适用于有条件的医院。适应证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各种难治性产后出血(包括子宫收缩乏力、胎盘因素、产道损伤等)。④子宫切除术:仅在所有保守及手术止血均失败、且子宫为出血源时实施,需避免预防性切除;若出血直接威胁生命,须果断执行。

4、迅速全面地监测

立即进行严密的监护,全面的监测应贯穿于抢救过程的始终,包括血压、心率、呼吸、尿量、凝血功能、电解质、肝肾功能、血氧饱和度、心电图、动脉血气分析、中心静脉压、心输出量等。

5、器官功能支持与保护策略

包括神经系统保护、亚低温治疗、稳定血流动力学及足够的血氧饱和度,血糖水平的控制、血液透析和(或)血液滤过的应用、积极防治感染、胃肠功能的维护、微循环的监测及免疫调节与抗氧化治疗等。

参考文献

1.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.《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》(2018)

2. 林小凤,樊尚荣.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(2018)解读[J].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,2019,8(1):DOI:CNKI:SUN:ZHCJ.0.2019-01-008.

3.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,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.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(2023)[J].中华妇产科杂志,2023年58(6):401-409.

4. 王琳娜,王晶,徐艳丽,等.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[J].中国医药导刊, 2025, 27(1):87-93.




附件: